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命運

感謝同學的分享,讓我知道我的本命和流年

一直以來,都覺得易經是個很玄妙的東西,聽他的分析後,真的覺得很準,特別是個性方面
但此派認為本命這種難以改變,要以身邊其他事物加以下手,且人生並非作了好是一定有好報
我對這點其實也蠻質疑的,所以今天和媽媽討論了「人做好事到底會不會改命運」
我本身覺得那是宗教發展出來的言論,很多人做了一輩子善事仍不幸,而宗教又解釋到上輩子的恩恩怨怨…囧
但媽媽堅信一定有差,例如了凡四訓裡頭所言(媽媽一直說卻有此人,但我總覺得這東西多了點誇張色彩)
又如果一棟風水很糟的房子,每個有福報或命好的人住,還是很好
老媽強調人的心念和智慧都會影響一生,也就如同鄭主席一直強調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人要是前面四個都沒有,只有多讀書增加智慧了(我想,要是沒福報,讀了書也讀不到什麼智慧吧…)
老媽還提到要有EQ最好有個宗教,不過時間不多沒多談,而其實我對這部分也不太有興趣,我比較想用平時生活上的方式來改變

如果完全依靠身邊事物對我而言太消極,我還是先來努力改改我個性的缺點吧 ^_^

from:http://myweb.polyu.edu.hk/~sschui/notes/eq.htm
EQ高:
•較多姿多釆
•有權力慾念可以滿足
•輸出服務時可以幫助他人
•穩定的營生 : 某些EQ行業可致富創財,即有人便產生機會令生活及情緒較穩定
•涵蓋道德
建立人際關係的六大條件:
1. 百分之一百二十專心於正業:全心全力貢獻於自己工作 (給人可依賴/心胸寬大感)
2. 不論怎麼交往都不覺得疲憊:不論什麼工作/背景的人都能交往 (感覺非常快樂而輕鬆及被尊重)
3. 交際過程生動有趣:帶來許多有被發性的刺激,使人覺得有趣及不厭煩 (充滿智慧/有幽默感)
4. 可以互相學習而共同成長:願與朋友一起以未來為目標及互相學習
5. 度量深厚:有難不會假裝沒有看到,還願意傾聽他人的煩惱
6. 悲天憫人的個性:人道思想、有勇氣、有判斷力、對人謙虛及體貼 (溫厚型)
覺得可以交朋友的人,不妨注入最多的心力互相交往;有沒有都無所謂的朋友,簡單地應酬就已足夠。
創造EQ能的思考方式:
•養成事無大小都盡量自求解決之道,如實在無法解決時,再求助於人的習慣
•不論做人做事,都應該不焦慮、不躁進、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前進 (獨立自主有主張的人)
•靠著自己的意志力而忍住一時的辛苦,必能夠在生涯中有更大的成就
•不怕失敗,以最認真的態度,用自己的力氣,努力轉換自己的心情,讓自己再度面對目標而努力
•面對挑戰時,不要想「我大概做不到」,要想「我可能做得到」
•視這次失敗為下次機會的開始,並吸收這失敗中的新智慧作為下次的踏腳石
•只要專心去做,不必太在意結果,只追求在做的經驗,將勝負付諸一博
鍛鍊EQ能力
走向獨立自主的步驟:
1. 摹仿心目中的理想人物:隨著時間將之揉入自己的風格與魅力,並將摹仿對象的感性與行事風格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
2. 從摹仿別人到活出自己的味道
3. 具極佳的協調力:能同時兼備幾種力量,並加以統御、協調的思考能力 (對現在情勢的洞察能力,對將來發展的預測能力以及對資訊的搜集能力
為自己創造一個競爭的環境:
1. 消彌惰性,努力及更新工作
2. 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目標,努力走過
3. 時常保持挑戰的姿態
4. 保持明天會更好的樂觀心境
利用資訊:
搜集有用及機密的資訊,作為決策判斷和展望未來的基礎 (主動提供適用的資訊以達到打動對方的心,若持之以恒便能逐漸取得信任)
掌握在工作裡的「遊戲感覺」:
•人因遊戲而成長及豐富:只懂得工作而不懂得將遊戲的心情帶入工作便無法融入職場中 (給人一種悠閒並能夠為自己創造時間和心情上的閒情逸致感)
•平衡工作與遊戲:因為有工作,才會有遊戲以除因工作而產生的精神緊張
•遊戲有助擴大生活圈子:在遊戲時盡量遠離工作關係上的人際關係,而充分讓自己身心放鬆之餘還擴大人際關係的效果
擺脫「時間」的束縛,走向自由的人生:
•對時間乃「愛它,卻不傷害它」(不刻意為時間而扭曲,不成為時間的奴隸)
•要愛惜時間,並將之視為支撐生活整體的材料 (為自己的人生訂一個時間表,並根據它來做各種計劃)
性格與EQ的關係
人的性格分兩類:
1. 外向型性格的人樂觀、活潑、決斷、急性子、率直、勇敢、進取、魯莽、輕鬆、不愛鑽牛角尖。
2. 內向型的人悲觀、文靜、猶豫、慢性子、含蓄、保守、謹慎、多慮、愛鑽牛角尖。
兩種性格所含特質都各有好處,最理想是只取兩種的長處而摒除壞處。
•人之所以情緒反應不同,乃因人的性格不同,產生的EQ效應也不同。
•若希望EQ在我們的人生中起正面積極的作用,便應嘗試用一般的方法和手段,來改變性格中不好的特質。
EQ人的溝通方法:
•即使初次見面的人,也應該聽他們的心底話
•微笑也要看時間與場合(當別人對我們微笑時,盡量往好的方向思考,信任對方,開拓自己的交際範圍。)
•不受年齡﹑地位等條例影響,真誠交友(請教別人最在行的事,借用他人的智慧,是最容易挑起雙方對話的題目﹔將自己有興趣的題目拿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並詢問他人的感想以作對話的開始。)
聰慧而幽默的人最受歡迎:
幽默首先能讓自己發笑(有與他人看待自己樣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智慧與勇氣可與他人一起嘲笑自己之愚蠢﹑笨拙的一面及不介意以自己為開玩笑主題/有雅量,即以第三者眼光看事情)
一句幽默抵得百萬金言(說話力求簡潔及有智慧/心才好,話不多,只說中要點)
•EQ人在做好事,給人方便時不會計回報
•相信世上只得一個自己,無論到那裡去都要拿出自信,把獨特一面表露
•即使在不獲得別人諒解時仍不停努力表現,設法讓別人理解自己
EQ的本源:
•來自身受感 (Empathy)。身受感是學習來的,人在一出生就開始從父母那裡感應及學習身受感。
•人必先愛自己,由愛自己出發去代入他人,與他人感同身受,也等同愛他人。身受感有道德作基礎,發展EQ,也有道德在其中。
•子女從父母身上學習和體會到身受感﹑行為﹑情緒處理初階,這對他們的個性與EQ增長的關係至大,問題青少年多來自破碎家庭是最好的說明。家庭是培養身受感非常重要的地方。
EQ與IQ:
•追求知識得經過痛苦的過程
•當快樂在誘惑時,人不能抵受,要盡快得到快樂,因而不惜犧牲對知識(或其他有義的事物)的追求
•能抵受得住快樂的誘惑的,都能完成指定的工作,做出成績來,而不介意把快樂押後享受﹔IQ高的,當然做得又快又好
•急不及待、不顧一切追求快樂的一群,未嘗沒有IQ高的,只因沒法抑制外界帶來的情緒刺激(有得吃有得玩的快樂就是刺激),因而缺乏EQ的平衡,錯過對知識或其他能如彈琴、體育項目如體操的追。

0 Comments: